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涉及的范围很广,其确切原因和机制目前尚未被确定。不过最近研究显示,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主要诱发因素[2]。这种类型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对应激和缺血的反应受损,损伤的内皮细胞不再生,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生成不良,加重了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科研人员曾设想,如果能有效地进行内皮祖细胞的体外修饰,有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或许会受益于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这种方法为受损的血管提供了更好的修复机制。
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脏和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引起糖尿病死亡的首要原因。试验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通过减少疤痕和改善心室功能应答,来改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重塑[3]。
糖尿病肾病是I型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可分化为肾细胞,并且有望对肾脏受损部分进行修复。基于免疫原性低,间充质干细胞被认为是理想的移植物。大量的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以及预防肾病的发展。除了间充质干细胞,近年来诱导多能干细胞也被应用至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研究中。科研人员已经证实,诱导多能干细胞可以很容易并迅速地被诱导生成具有治疗意义的肾细胞,在小鼠模型中能够改善急性肾损伤[4]。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最显著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是指神经因长久持续的高压血糖而受损,20%-30%患者都会出现这种症状。在某些情况下,神经病变可导致溃疡,最终可能导致截肢。研究发现,给神经病变的大鼠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糖尿病神经性疼痛和促进血管再生,增加神经生存的机会[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发达国家致盲的主要原因。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一样,严格的血糖控制虽然有帮助,但不能逆转视网膜病变的进展。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中多种代谢紊乱引起的眼部血管紊乱所致。目前,已有临床试验评估了造血干细胞注射治疗视网膜血管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注射造血干细胞后,视力出现了改善,治疗12周后眼科指标有了改善[8]。造血干细胞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不过旁分泌信号被认为是可能的机制。除了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祖细胞和脂肪基质细胞均被应用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中。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或感染等所致。据统计,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因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而截肢的发生概率要高40倍。干细胞在体内能够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泌大量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从而形成新生血管,因此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十分具有前景。
这也是目前干细胞治疗临床进展最快的糖尿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