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本庶佑的研究团队发现了PD-1免疫抑制因子, 成为带动全球癌症免疫治疗的重要先驱。2018年10月1日,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被授予日本京都大学特别教授本庶佑。PD-1作为抗癌新希望再次受到全球瞩目。
1,PD-1免疫抑制剂是什么?
PD-1的全称叫作程序性死亡受体1,英文为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
其最初是从凋亡的小鼠T细胞杂交瘤2B4.11克隆出来的。以PD-1为靶点的免疫调节对抗肿瘤、抗感染、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存活等均有重要的意义。其配体PD-L1也可作为靶点,相应的抗体也可起到相同的作用。

1992年本庶佑的研究团队发现了PD-1免疫抑制因子, 是带动全球癌症免疫治疗的重要先驱。癌症免疫治疗中最关键的就是人体自体产生的「T细胞」。T细胞会杀死癌细胞,但癌细胞也会「反制」,利用蛋白分子抑制T细胞,本庶佑找到PD-1抑制性受体,透过临床实验确定,将受体阻断后,T细胞就会「活过来」,杀死癌细胞,目前对于黑色素瘤、肾细胞瘤或小细胞肺癌等在临床实验上获得显著效果。
2,目前PD-1抑制剂有哪些?
截止目前,已有5种PD-1抑制剂在欧美几十个国家、中国的港澳地区上市,包括2种PD-1抗体和3种PD-L1抗体。分别是:Nivolumab(商品名Opdivo,简称O药)、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简称K药);Atezolizumab(商品名Tecentriq,简称T药),Avelumab(商品名Bavencio,简称B药),Durvalumab(商品名Imfinzi,简称I药)。

截止目前,已有2种进口的PD-1抑制剂已在大陆地区上市,分别是:Nivolumab(商品名Opdivo,简称O药)、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简称K药)。
3,主要适用症有哪些?疗效如何?
自2014年9月以来,PD-1抑制剂已经被美国FDA正式批准用于: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胃癌、肾癌、膀胱癌、头颈部肿瘤、霍奇金淋巴瘤、Merkel细胞癌以及所有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实体瘤。
此外,PD-1抑制剂在结直肠癌、食管癌、三阴性乳腺癌、鼻咽癌、卵巢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胶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间皮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胸腺癌等其他多种实体瘤中,显示出了初步的、鼓舞人心的疗效。
4,如何通过联合治疗,提高治愈率?
PD-1联合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项:
① PD-1抑制剂+胶体碘疗法(可以再配合ATP抑制剂) :
通过胶体碘疗法改变和破坏癌细胞的细胞核形态,促使癌细胞凋亡。同时降低癌细胞分裂时产生的MicroRNA的生产速度及数量,有效抑制癌细胞的转移和增殖,联合PD-1抑制剂可以同时激活T细胞,增强治疗效果。 因为癌细胞需要的养分远远超过正常细胞,同时配合ATP抑制剂可以,降低癌细胞的成长、增殖,提高治疗效果。
适应人群:晚期癌症患者、远处转移患者(包括脑转移患者)。
不适用人群:免疫性疾病、有甲亢的患者。
② PD-1抑制剂+基因疗法(可以再配合ATP抑制剂) :
通过修复癌细胞的基因片段,开启癌细胞的自动凋亡程序,达到治疗目的。 同时配合PD-1抑制剂,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适应人群:晚期癌症患者、远处转移患者。
不适用人群:免疫性疾病。

③PD-1抑制剂+BAK细胞免疫疗法 :
BAK细胞免疫疗法是从自体血液中提取并培养免疫细胞,在日本有10几年的历史,并且不断进化。BAK疗法区别于NK或树状细胞疗法具有靶向作用的免疫治疗,改善率可达50%。BAK疗法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应答,配合PD-1抑制剂,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适应人群:术后防复发患者、晚期癌症患者、远处转移患者。
不适用人群:免疫性疾病、艾滋病患者等。
④ 放疗(质子线、托姆刀)+ BAK细胞免疫疗法(可追加PD-1抑制剂) :
局部或转移灶放疗期间或结束前,等待白细胞进入回复期,配合BAK免疫细胞疗法可将治疗效果大大提高。
适应人群:术后防复发患者、晚期癌症患者、远处转移患者。
不适用人群:免疫性疾病、艾滋病患者等。
5,PD-1抑制剂的副作用如何?如何应对?
PD-1抑制剂总体的副作用远小于传统的放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流感”样的表现:发热、乏力、头晕、全身肌肉酸痛、嗜睡等,发生率在30%左右,对症处理即可。
此外,大约5%-10%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免疫相关的炎症反应:甲状腺炎症(表现为甲亢、甲减、或先甲亢后甲减)、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肠炎、免疫性肝炎、甚至免疫性心肌炎(详见:《柳叶刀》重磅警讯:PD1导致的心肌炎,病死率46%)。免疫性炎症,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到位,偶尔发生致命的事故。

对于常见的流感样症状,对症处理即可,比如退烧、止痛、多休息等。
对于皮疹,可以用一点尿素软膏、氢化可的松软膏。
对于甲状腺问题,可以请内分泌科医生会诊。甲亢可以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减可以补充优甲乐。
对于免疫性炎症,如肺炎、肝炎、肠炎等,需要酌情加上口服或静脉的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甲强龙等,对于病情较重的,还需要加上环磷酰胺、霉纷酸脂等免疫抑制剂。
对于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的患者,需要及时使用IL-6抗体,托珠单抗(商品名:雅美罗)。
6,PD-1抑制剂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首先,如下病人不适合、不建议尝试PD-1抑制剂:病情进入终末期、卧床不起的病人;有急性细菌感染,尚未控制的病人;做过肝移植、肾移植的病人;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自身免疫病,尚未控制的病人;携带MDM2扩增、EGFR突变、JAK突变等病人等。
其次,使用PD-1抑制剂前,一般建议完善如下检查,基本正常,然后再使用: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腹部B超、胸部X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PD-1抑制剂这类免疫治疗,应该在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好,肿瘤负荷比较小的时候,尽早用。
目前,PD-1抑制剂已经被批准用于局部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手术后的巩固治疗;PD-1抑制剂用于同步放化疗根治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巩固治疗,三期临床试验同样大获成功,生存期提高了数倍。